前幾天就有客戶向億米君訴苦:孩子之前一直在港讀書,因疫情帶孩子從香港退學,參加了某培訓機構的dse培訓班,結果臨到開學,培訓班因未夠人數不能開班,家長后悔不已,咨詢億米君孩子還能不能回港讀書。另外,轉學之前還需考慮,轉學太多次對孩子今后的升學很不利
新加坡作為一個教育強國,教學質量也相當高,而香港新加坡國際學校作為由新加坡教育部在香港設立的學校,教學大綱、考試要求、升學體系都與新加坡國內保持一致,在香港頗有口碑,也是許多明星為子女選擇的學校。
香港公立學校和香港國際學校的差別有哪些?給自己孩子選擇學校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哪些?有很多家長來咨詢學校選擇時都會問這個問題,今天一米國際服務社來為大家總結一下其中的區別有哪些,如何選擇才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于黃竹坑的新加坡國際學校可以說是最受星二代家長歡迎,學校功課量比本地傳統學校少,重視閱讀,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入讀新加坡國際學校的目的是希望能夠銜接新加坡課程,或讓子女透過接觸更多外國人接收到不同思想。新加坡國際學校不但是星二代名校,還產出不少IB狀元。
一項國際性調查發現,香港國際學校每年學費平均達17.2萬港元,排名全球第9,學費水平較去年上升19%,學生若在國際學校完成小學及中學課程,總學費至少達200萬港元。全球排名第一的是中國大陸,每年學費高達26.2萬港元,新加坡則排名第5,每年學費為20萬港元。
英基幼兒園、小學及中學,均重視孩子的英語程度,雖然并不要求幼兒以英語為母語,但報讀時會考慮小朋友是否能在英語教學環境中學習;建議心儀英基幼兒園的家長,先參加英語游戲班(Playgroup)
名人明星都熱衷于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紛紛選擇國際學校,其中,香港國際學校一直是心頭之選,很多名人明星父母都為了將孩子送入香港優質國際學校不遺余力
3月至4月,公布結果、2星期內交付定金(不設留位)。當然,學校可能會發布新動態,改變招生方式。所以在這里提醒各位爸爸媽,如果已經確定了意向學校,要密切關注意向學校公告,以免錯過報名時間、招生信息等重要信息。
對于內地港寶來說,能入讀香港寄宿學校當然是最好的。很多家長不方便過港陪讀,也心疼孩子天天早起跨境辛苦。而且挑選提供寄宿的學校,既能讓孩子專注于學習,又能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因學生年齡小,校內寄宿存在一定隱患,香港政府規定12歲以下的學生不能住校
當聽到學校要舉辦「失敗周」教孩子失敗的時候,我崩潰了:為什么要教孩子失敗?失敗需要教嗎?不如教成功吧!而且失敗二字太負面了,不如改叫「自強周」、「奮斗周」。
雖然“當了美國人的媽”,但孩子是外國籍,父母卻是中國籍,孩子回中國上學卻和普通中國孩子不太一樣了。很多家長多少都抱怨過,當初去生沒想過回國讀書會遇到這么多的困難與阻礙,內地公立學校讀不了,國際學校質量參差不齊,好的學校競爭激烈得可怕。
香港升中考試由兩個考試成績決定,一是呈分試,二是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試。關于這兩個考試是怎么影響小朋友能否升中的,億米君之前有詳細寫過,想要了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面圖片閱讀。
香港,是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之一。根據所賺取的收入和所處的社會地位,我們將香港人一共分為三個階級。那么,不同的階級對于自己子女的未來究竟產生著怎樣的影響呢?
23.8萬港幣就算最貴了?在內地隨便找個普通的國際學校就超過了20萬,香港的20萬港幣還能讀頂尖的國際學校,這學費有點太值!香港名校的申請不是簡單的填個資料交個表,每所不同類型學校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學校“對癥下藥”準備資料。
香港國際學校收費高,這是大多數人對于國際學校的第一印象。低的學費6、7萬,高的甚至能到達20萬多一年...即便如此,比較好的香港國際學校,學位依舊難求。
本港第三波疫情逐漸回落,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2日發表網志指,政府正與粵澳兩地政府重啟討論作準備,讓社會在情況容許的時候逐步恢復正常運作和活動而旅游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則透露,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向中央政府反映,盼本港不用零確診下才可以通關,有望10月內能開放有限度通關
香港的整個升中流程: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教育局制定的升中程序。如果你的子女想升讀政府資助的中學,便要參加這套辦法。程序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很多美寶家庭父母經濟條件好,想讓寶寶從小就讀國際學校,提前讓寶寶熟悉國際化的環境,提高英語水平,為以后的出國學習打基礎。比較來比較去還是覺得香港的國際學校會更有優勢,那么,美籍寶寶申請香港國際學校要怎么進行擇校呢?
HKIS全稱為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香港國際學校,是一所超過50年歷史的一條龍國際學校。除了大家所熟悉的陳冠希,謝霆鋒之外在各行各業都有知名校友。
7月6日,一項國際“高考”——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簡稱IB)發榜,香港誕生23名取得45分滿分的IB狀元,強力證明了疫情之下,香港的國際教育依然保證良好質量!其中英基學校協會更是包攬了一半,共產出12名狀元,以及24名考獲44分的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