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臨近小升中的時候,總會有許多港寶家長處于糾結狀態,孩子馬上升中了,是要回港讀還是繼續在內地升中呢?赴港讀書的話,又要怎么申請香港中學?如果留在大陸讀書,家長怕內地學校的教育方式,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個人的思維發展會有限制
今年,拔萃男書院有3名學生取得45分滿分,較去年的4人,減少1人,該校今年有9名學生取得44分,成為「榜眼」。全部60名考生當中有七成取得40分以上,全部考生都取得30分以上,平均分為41分,校方表示是歷來成績最好的一年。
香港有很多名校,有的被稱為「傳統名?!?,有的被稱為「地區名?!梗械膭t被稱為「傳統英中」。究竟什么是「傳統名校」呢?那些學校才是「傳統名?!鼓??原來,被坊間統稱為傳統名校的是以下22所學校,他們全部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教會創立,歷史悠久,培育過不少社會人才,辦學成果有目共睹
新加坡國際學校(香港)于1991年創立,學校依照新加坡奉行的英普教學模式,設有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部,中五及中六設有IB課程。并從幼兒班開始實行英語和中文教學,更備有簡體中文的多元化教材。
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時,把目光放到了香港,較于內地來說,香港有著很好的國際氛圍。想去香港就讀國際學校,一定要了解當地學校情況,再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香港國際學校申請。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位于香港新界屯門青盈路38號(毗鄰黃金海岸),是一所私立的獨立國際學校。該校為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全球第4間的分校,亦是香港首間寄宿制的國際學校,設有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部
近年來,不少香港本地和內地的中產家庭紛紛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為了讓孩子入讀好的國際學校,家長們拼了,國際學校也隨著水漲船高。極大的需求促使政府免租、低租土地吸引國外團體來港辦學,不少新的國際學校相繼落成
和拔萃男小學一樣,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也推行多元的文化教育。該校有三成學生是非華語學生,老師的國籍也相當多元化,比如來自瑞士、澳洲、加拿大、英國、印度等地。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HKDSE)簡稱DSE,相當于香港中學生的高考。DSE文憑試每年考試的人數不定,但是近幾年人數持續下降。
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一直被稱為是星二代名校,除了李克勤兩個兒子外,林青霞的女兒邢愛林及邢言愛、張學友細女張瑤萱等都曾就讀于這所學校!而且李克勤為了方便兒子到南朗山道上學,豪擲半億搬入壽臣山道居住。
創建于1880年的羅西學院,是瑞士最古老的私立貴族寄宿學校,學校提供從高小至高中課程,所有學生均須學習至少兩門外語課程,學生在高中可選讀IB或法國的Baccalauréat考試。羅西學院被稱為是全球最貴的學校!
關乎孩子升中選校的事宜,家長們最為緊張,想要入讀心儀中學,還是要先了解升中派位機制的運作。就拿我們時常說的中學「Banding」,看一所中學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看學校屬于「Band幾」,經常聽到人家談到「這間是否是Band 1中學?」、「那間學校屬于Band幾?」……
新冠疫情影響下,大部分直資、私立及國際學校選擇凍結學費,其中包括:圣保羅男女書院附屬小學、拔萃女小學、保良局蔡繼有學校、保良局陳守仁小學、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等。教育局公布今年僅45校申請調整學費,較去年同期共179所學校申請,大幅下降
如果學校里有11只喵星人,會與老師和學生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位于九龍區的著名女校德望小學著重學生斯文有禮、樂于助人及多參與服務,有4個核心價值是愛心、希望、喜樂和感恩。
2015年才成立的德萃教育機構近幾年大火,在香港各大新聞平臺總是能看到德萃學校的信息,億米稍微扒了一下發現,這個機構的管理團隊完全是“大牛云集”!資深學界的各大校長紛紛亮相!
香港護照的便利性想必大家都知道,2019年免簽國數量已經達到162個,基本能實現“說走就走”的旅行~很多朋友也是沖著這點移民香港的,但也有朋友在成功移民后,又沒有放棄內地戶口。等于擁有內地和香港雙重戶籍。那么問題來了,同時擁有內地護照和香港護照,應該怎么出國呢?
深圳國際學校門檻不斷提高,香港國際學校已經成了深圳家長的熱門選擇,可惜想要入讀香港的國際學校還真沒想象的那么容易,今天億米國際服務社歐陽老師就為家長們對比一下深圳地區和香港地區國際學校之間的差距,幫助家長做出合理的選擇。
去了香港,還是要多結交些當地朋友的,如果語言不通,勢必會有所影響。如果有機會事先做好準備,了解可能會面臨的環境、語言和文化,或許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驚慌失措、彷徨無助。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臨近2021年國際學校的擇校旺季,許多寶爸寶媽開始焦急,并向億米國際服務社歐陽老師發來求助:“究竟選擇咱們內地的國際學校還是香港的國際學校?”今天億米國際服務社歐陽老師就給大家做一下關于香港國際學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