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面試是一門“大學問”,好的學校不僅需要層層過關,而且面試題型也非常刁鉆,如果沒準備充分,一不小心孩子就跟心儀的幼兒園擦肩而過了!
作為擁有14年香港升學經驗的服務機構,我們此次針對即將赴港讀書或已在港讀書的港寶,推出了【正宗港式粵語培訓】,香港本地名校老師一對一或小班教育,沉浸式教學環境,為港寶定制個性化輔導方案!
最近億米君接到越來越多港寶家長的咨詢,說明自己家的港籍孩子在內地讀小學或初中,但對升學前途感到不明確,還在糾結將來應該要走哪一條路。
近年來很多英中喜歡采用小組面試,目的是更省時,也更考驗學生的應變能力。因此在去心儀的學校面試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學校究竟是想收什么類型的學生,做好準備,才有機會沖刺心儀的Band 1中學!為此!億米國際服務社推出升中面試班。
今年深圳開了不少新學校,其中貝賽思雙語、深外龍崗國際部(深圳外國語灣區學校)本學期正式開學,同樣作為新學校新校區,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體驗感如何呢?
深圳地區國際學校80余所,但是能排的上名的口碑學校還是為數不多的,2021屆美國頂尖大學早申請發榜季也拉開了帷幕,埃默里大學、波士頓學院、瓦薩學院都發出了早錄offer。英國牛津、劍橋也發出了面試offer。
這幾年,深圳的國際學校飛速發展,目前深圳的國際學校(包括純外籍子女學校、公立學校國際部、民辦雙語學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已經有80余所。而未來2年深圳還有這幾所國際學校確定落地,下面一起隨著億米君來看看吧~
對于很多在內地讀書的港籍生來說,不少父母在孩子讀初中的時候就開始發愁,不知道要讓孩子回去香港讀書,還是在內地繼續讀書,如果在內地讀書能不能參加高考,怎樣升大學等等。
教育部表示,經過多年實踐與努力,香港學生到內地就學渠道得到有效拓寬,招生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20年7月,共有380所內地(大陸)高校具備招收港澳臺學生資格,1.62萬名香港學生在內地高校就讀。
今年因為中美政治關系和疫情的影響,小留學生“回流”現象,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部分,其中,包括了很多低齡留學的美籍孩子。很多美籍孩子回流國內后,家長們也“買”來了自己的經驗。
每年有不少給孩子申請國際學校的家長都會咨詢貝賽思的優勢、往年的招生情況、課程等等,而今年貝賽思在深圳開了第一所雙語學校,這對很多追求雙軌學校的家長來說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這時也有家長疑惑,貝賽思雙語和貝賽思國際不是一樣的嗎?
在國際學校中的孩子,因為授課是全英文的,學習的內容也都是國外課程體系,因此中文課的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是很鍛煉思維的。和英文閱讀習慣不同,中文博大精深,無論是古代文學還是近現代文學,都強調語言的研究性、邏輯性,比如批判性思維、推理預測、辯證思維、因果關系
近年香港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65歲或以上的人口在去年已經占整體人口的18%。統計處指出,香港人口在未來還將持續老齡化,預計50年后將有258萬名長者,占全港人口的38.4%。這也意味著香港急需引進人才來支持經濟的發展,為此,林鄭在施政報告中提到未來將會擴大香港的人才
就在昨天,港府又雙叒一次延長了通關條例-《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有效期延長至3月31日。所以,之前廣大人群關心的香港過年前能不能雙向通關,以目前的狀態是沒戲了。有網友也表示等香港雙向通關跟通天一樣難
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個,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個,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個,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其中寶安區到2025年要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0.75萬。
億米君掐指一算,如何部署升中策略應該是應屆小六港寶家長最近最關心的事情。還有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就是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接受申請的日子(2021.1.4~1.18),很多小六家長已經在開始思考報策略,想孩子能夠“一擊即中”,尤以英中為首選。
今年《施政報告》特別提及政府投放在醫療的經常開支由2017至18年度的626億元,上升至2020至21年度的871億元,年均增幅為11.6%。顯而易見,香港政府在醫療衛生方面的資源投放是絕不手軟的!而報告當中也點出以下多項提升醫療服務的范疇。
幼兒教育是什么?呢間博愛醫院陳潘佩清紀念幼稚園,校長劉詩敏就話,四個字「按部就班」,小朋友年齡應該做番那年齡的發展需要,不能為討好家長而不顧學生進度。若果心急就是拔苗助長,有時害了小朋友一生也不知。
圣保羅女子公學建立于1904年,100多年來一直引領女子教育。在英國女性僅能接受有限教育的年代,圣保羅首任校長為女孩們提供了廣泛且具有想象力的課程,包括數學和科學,開啟了英國女性全人教育的先河。圣保羅的科學樓是世界上第一座專為教授女生科學課程的教學樓。
近日,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查特豪斯公學確定落地中國,布局大灣區!馬來西亞也將同步開設分校。這對意向英式國際學校的家長來說是一件非常利好的消息,意味著家長們的選擇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