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助家長們選擇國際學校過程中發現家長們經常糾結幾個問題:我要選英式的還是選美式的課程?學了A-Level課程是不是不能去美國留學?學了AP課程是不是只能去美國留學?IB課程是不是特別難?今天億米君就家長們比較關心的三大課程做簡單介紹,希望對您選擇國際學校有所幫助。
香港有超過50間國際學校,其中以IB、A-level、AP課程最為普遍。但家長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到底學的是什么課程呢?將來這些課程可以申請到哈佛、耶魯大學么?又或孩子究竟適合什么課程?
STEM課程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于傳統的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它打破了傳統教學孤立地傳授學科知識的做法,強調跨學科學習,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課本”,轉而面向現實中的具體問題或項目,探究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由國際文憑組織(IBO)設立的國際文憑課程(IB)愈來愈受家長注意,希望讓子女跳出傳統DSE的教育框架,循另一路徑踏上知識的大道。盡管愈來愈多學校都已開辦IB課程,但畢竟這個課程在香港仍屬新鮮,因此仍然吸引不少家長及學生希望有更深入的了解
大家都知道,選擇香港國際學校之前要先了解它的課程設置。香港國際學校的三大主流課程——AP、A-level和IB目前都被眾多國家認可,但家長們在幫孩子參謀就讀香港國際學校時,究竟要如何選擇呢?
在香港最主流的國際課程體系主要包括高中IBDP國際文憑課程,另外還有英國制IGCSE和A-Level高中課程、美國制SAT及AP大學先修課程及加拿大高中課程等,學生能到世界各地主流大學升學,當然也包括本地八大院校的非聯招申請。
中學項目IB-MYP于1994年開始實施,它的前身為國際學校聯盟課程(ISAC),針對11-16歲的孩子,類似中國的初中,不過要4年。旨在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使他們獲得參與全球化社會活動的技能、態度和知識,成為具有創造性,批判性的反思者。
IB-PYP是專門為3-12歲的學生開設的IB小學階段課程,重在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和生活中的探索者。它由6大跨學科的主題宗旨構成,讓學生運用6個學科領域中的所學知識和技能探索世界,進行探究式地學習。
IB-DP階段是高中文憑課程,是整個IB課程體系中最早(1968年)開設的課程,針對16-19歲的學生,相當于中國的高二高三。IB-DP即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的高中課程,同時也是大學預科課程,為期兩年。
A-Level課程是英國本土高中課程,但卻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課程。僅CIE考試局為例,目前在160多個國家的9000多所學校開設課程。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是一個針對16至19歲學生,兩年制的大學預科課程。IB課程出路甚廣,亦被世界頂尖大學認可,IB畢業學生可選擇往外國直接升讀大學,也可經香港Non-JUPAS申請入讀本地大學。
大多數IB學校都會提供物理、化學及生物學這三個科學課程。IB規定每個學生至少也要讀一門科學課程。另外,如果學生不選讀藝術科目的話,也可以選多一科科學,來滿足修讀6科的要求。
IB課程從小學開始,從IBPYP至IBMYP再到IBDP。作為香港領先的IB教育中心,我們將分享我們對IBPYP、IBMYP和IBDP的了解
香港國際學校教學都是教些什么?香港國際學校和傳統名校教學有什么不一樣嗎?英式教學和美式教學有什么區別?哪種教學方式比較好?
今年是IB的50周年慶,50年前IB誕生于瑞士,一開始是為外交官子女服務,是2年的預科項目,但是后面我們發現學生越來越低齡,并且兩年的時間沒辦法實現更多的教育理想,所以就逐步往前延伸到3-19歲的孩子。
有一位香港的IB中文考官曾說過,得教育者得天下,得IB者得教育。那么,IB是如何通過科學的課程體系來實現這些高大上的培養目標的呢?IB到底教些什么?
在了解過三大主流國際課程以后,學生和家長免不了會對這幾個課程之間的異同有所好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IBDP跟A-Level屬于學術課程,而AP跟SAT及TOEFL一樣屬于標準化的考試課程。
目前香港國際學校為了學生銜接不同國家的大學,現在已逐步采用IGCSE和IB的混合課程。一般學生在Grade10和Grade11考英國制IGCSE,到了Grade12和Grade13就讀IBDP文憑畢業。
香港國際學校在12年級還可以進一步學習,學生可以選擇在AS級學習中文。另外,GCE還有一年ASLevel或兩年ALevel高級中文課程,學生學習欣賞中文語言、文學、電影和文化世界。這些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培養先進水平的知識,并了解中國人的語言、文化,以及其他華語國家
作為目前國際上認可度最高、真正無國界全球通用的、且旨在培養最全面人才的國際課程,IB課程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所青睞。歷經50多年的發展和創新,IB課程成為目前國際三大主流課程(A-Level、AP、IB)中的一大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