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提前規劃了子女的升學計劃,考慮海外升學的會傾向于選擇香港國際學校。
每一個小六的學生,面對全港600家香港中學,只要是心儀的,都可以選,但數量不多于兩間,填兩張申請表:第一志愿,第二志愿。 跟著申請表遞交相關的申請材料,然后學校安排面試,最后通知錄取。整個過程從1月初的申請,2、3月份的面試,3月31日正是確定結果,結束。
有不少家長都對香港的國際學校情有獨鐘,這些年香港的國際學校入學名額也常常供不應求!為什么這些家長們都費盡心力想讓孩子入讀香港的國際學校呢?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香港的國際學校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國際化的雙語教學環境了!
為了讓小朋友從小就有國際化視野,很多家長將孩子送往香港國際學校,一來可以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全英文學習環境,二來能讓孩子在語言和思考方式上都有個很好的鋪墊。
但香港國際學校各有特色,出題風格也大相徑庭,最好還是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針對具體學校進行面試培訓。
下個月,香港官津中學22/23學年的中一申請就要拉開序幕了 第一輪自行派位將在1月份進行,家長將在2023年1月3日~17日向心儀學校提交報名表(除接受實體表格遞交外,教育局今年還首次增設網上報名平臺)。
下面從4個方面對比美式及英式香港?國際學校,希望對于有擇校困惑的家長提供一些參考幫助!
香港的國際學校有不少名人加持,比如李嘉誠的長孫和劉鑾雄的孫女在漢基國際學校,董建華的三個孫女和李澤楷的兒子在弘立書院,趙薇的女兒在耀中國際學校,張學友的女兒在哈羅國際學校,楊千嬅的兒子在英基白普理小學,伏明霞張柏芝蔡少芬的子女都在基督教國際學校。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的法律要求,入讀香港的國際學校學生需為香港居民或者香港永久居民
每所學校選派的面試官都不太一樣,一般有以下4種類型:學校校長、年級班主任、學科教研組長、心理咨詢老師。多數國際學校的面試官是外籍人士,采用英語或雙語面試,故申請香港國際學校的學生都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日常對話能力。
在香港,孩子只需年滿2歲8個月便可申請幼稚園,年滿5歲8個月即可申請小學。你要提前1-2年做好入學準備,孩子讀K2的時間,就要準備小一的升學準備,孩子小五的時候,就要做好升中一的準備。如果是國際學校一條龍的課程的,家長就可以節省這一步。
目前香港國際學校中的三種主流課程:A-Level/IGCSE起源于英國、AP起源于美國、IB起源于瑞士。
每年香港國際學校學費在6000港幣至20多萬港幣不等,而大部分國際學校也有提供提名權或資本建設費、債券、資本證書等項目以供家長選購,家長必須至少購買一款,金額由港幣數萬元至萬或以上。所以總的來說,讀香港國際學校學費真的不低。
在香港,基本上“國際學校”都是私立學校,這背后意味著高昂的學費、生活費和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資源。舍得在教育上投資的家庭,“國際學校”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多樣的升學選擇、優異的教育資源、良好的教育環境,這就是“香港國際學校”所能帶來的。
為什么報名香港國際學校要買債券,今天說什么是國際學校債券,還有那些國際學校入學前已經必須要完成購買呢?
家長們普遍反映,回國讀書并不等于把孩子扔到分數至上的應試模式中,而是希望孩子們在思考和解決問題、為人處事等多方面能綜合發展,同時還能發揮出英語優勢,因而偏向于選擇能將中西方精髓相融合的國際學校。而融合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教育雙重優勢的香港國際學校成為了很多外籍孩子的首選。
香港新加坡國際學校(Hong Kong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School)位于港島南區,毗鄰香港海洋公園,于1991年創立,該學校是一所設備完善,雙語并重的香港國際學校。
香港國際學校的大學申請優勢如何? 你覺得香港的國際學校,對于內地生源是否還會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點在哪里?
最近2年,疫情及移民潮的確令一部份香港人離開香港,令部份國際學校的學位騰空,同時令本身申請的人數也減少,為保持收生量,這的確系考慮轉讀國際學校的好機會。然而,要轉讀亦有不少考慮之處。
家長當然都希望將最好的都奉獻給子女。話雖如此,但讀香港國際學校費用也是家長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