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美西方國家,傳統(tǒng)意義的國際學校老師學生都是來自不同國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一些外交工作人員及外派經(jīng)理的子女的首選。但是在香港的國際學校除了外籍人士子女,香港本地居民子女入讀香港國際學校的數(shù)量也相當多。
目前香港的國際學校主要從海外引進的課程體系如下:
IB課程,美式教育課程,北美教育課程(混合美國教育及加拿大教育的特色),英式教育課程。
部分香港的國際學校開設(shè)雙語教學,比如漢基國際學校以普通話及英語雙語教學為特色,德瑞國際學校除英語教學外,設(shè)德語部。更有其他國際學校除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之外,提供法語等其他歐洲語言供學生學習。
因為目前香港教育并沒有產(chǎn)業(yè)化,所以香港國際學校教育質(zhì)量還是保障的,雖然與美國本土高中,英國本土寄宿中學還是有差距和區(qū)別。但是香港的國際學校師資、教育質(zhì)量、師生比例、學生文化背景多樣性相比大陸還是更勝一籌。香港的國際學校除了學術(shù)要求很高以外,對學生課外活動的參與要求也很高。我們先看看考試成績吧。
在大陸,公立學校英語教育是軟肋,大陸國際學校下課之后孩子們依然用中文交流。這一點香港的國際學校會做的更好,一方面提供雙語教學。另外一方面學生文化背景的多樣性逼迫孩子們課后都主要用英語交流。不僅可以保證孩子的英文及普通話流利,同時還可學習法語等第二外語。